在國際貿易中,企業出口產品時經常會遇到海關的查驗問題。如果同一種類型的產品在多次出口過程中一直被布控查驗,這通常意味著申報的品名、申報要素、HS編碼之間存在沖突,導致系統自動攔截。在這種情況下,通過調整申報信息可以有效減少查驗次數。本文將提供一套全面的申報信息優化策略,從品名、申報要素到HS編碼的核對,再到與報關行的有效溝通,幫助企業減少查驗次數,確保出口流程的順暢和高效。
1、品名、申報要素、HS編碼沖突:
(1) 品名沖突:申報的中文品名與實際貨物描述不符或模棱兩可,容易引起海關懷疑。
(2) 申報要素沖突:包括貨物的規格、用途、材質、品牌等信息填寫不準確或不詳細。
(3) HS編碼沖突:申報的HS編碼不符合貨物實際屬性或容易引起誤解。
1、修改中文品名:盡量使用明確、準確的中文品名,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容易引起誤解的詞匯。例如,將"電子配件”修改為"手機電池”或"電腦內存條”。品名應盡量詳細,能夠清楚描述貨物的主要功能和用途。
2、調整申報要素:確保申報要素的填寫符合實際情況,盡量詳細和準確。例如,對于材質、用途、規格等信息進行詳細描述。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,調整申報要素,使其與品名和HS編碼一致。
3、核對HS編碼:核對HS編碼的正確性,確保與產品實際屬性相符。可以參考《進出口稅則》或咨詢專業的HS編碼歸類服務公司,確保HS編碼準確無誤。
1、咨詢報關行:向負責報關的報關行咨詢,了解被查驗的具體原因。報關行通常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,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。讓報關行協助調整申報信息,確保申報的準確性和規范性。
2、保持溝通:與報關行保持密切溝通,及時了解最新的查驗政策和規定。在出口前,與報關行核對申報信息,確保所有信息準確無誤。
例如,某公司連續出口六個柜子的產品,其中五個柜子被查驗,只有一個未被查驗。通過與報關行溝通和分析,發現查驗主要是由于中文品名和申報要素不一致導致的。公司對產品的中文品名和部分申報要素進行了調整,具體步驟如下:
1、修改中文品名:
(1) 原品名:"電子配件”
(2) 修改為:"手機電池”
2、調整申報要素:
(1) 原申報要素:未詳細描述材質和用途
(2) 修改后:添加了"鋰電池”、"手機專用”等詳細描述
3、核對HS編碼:
確認原申報的HS編碼與實際產品屬性一致,未發現錯誤。修改之后,后續出口的產品未再被查驗,說明申報信息的調整有效減少了查驗的風險。
在國際貿易中,出口產品被布控查驗是常見的現象。掌握了海關查驗的應對之策,將能在國際貿易中更加從容不迫。如果同一類型的產品多次被查驗,企業應重點檢查申報的品名、申報要素和HS編碼之間是否存在沖突,并及時進行調整。通過本文的策略實施,將能夠有效減少查驗風險,提高通關效率,保障出口業務的順利進行。
最初發布于2024年5月30日 @
?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2023007705號-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